本文来自海洋世界传播
(ID:oceanworld)
你们好啊~我是蓝脚鲣鸟。
刚刚刷了“鞋”,还不错吧?
这是一种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海鸟,人们给它取名为:Blue-footedBooby(蓝脚的傻瓜)。
名字里的“蓝脚”是很好理解的,
因为他们有一双蓝色的脚丫
但是怎么就成了傻瓜呢?-妈妈,他们说我傻Q△Q
-傻孩子,你怎么会傻呢
蓝脚鲣鸟表示不服其实
被叫傻瓜也不是无凭无据的
证据一是它们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看起来蠢萌蠢萌的。
证据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货毫无戒心,即使它们多次目睹同伴被人类捕捉杀害也毫无戒备。它们可以任人类接近,尤其是遭遇台风时,它们往往会飞到渔民家里躲避,轰都轰不走的!
-台风多危险,渔民家多安全,干嘛不去呀看完以上这两条,你说说
“蓝脚的傻瓜”这一称号
是不是实至名归?
这时,
可能你要问了
鲣鸟们为什么会长出蓝色的脚呢?
它们的蓝脚又有什么作用呢?
蓝脚鲣鸟最醒目的就是它们那双蓝色的大脚啦,第一次看到图片的时候,还以为它刚从油漆桶里爬出来。
虽然这大脚看起来似乎与身体不是很协调,但却在鲣鸟们的恋爱求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们要靠脚值(脚的颜值)找对象呀!
-嘿嘿,你就嫁给我吧,我的脚可是Tiffany蓝
-谁还没个Tiffany蓝呢==
这魔鬼的步伐怎么有点眼熟
《驯龙高手》里的没牙仔求偶时候的动作
大概就是借鉴了蓝脚鲣鸟的动作
亮蓝色的脚其实是繁殖选择的结果,雄鸟的脚越蓝就越吸引雌鸟,越能得到雌鸟的欢心。在求偶时,它们会用独特的舞蹈来展示自己蓝色的大jio。看来掌握一技之长还要有配套装备呀~
这双漂亮的“蓝靴子”通常为绿松石色至深蓝,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也会逐渐暗淡。自然界生物的色彩绚丽多姿,但是拥有这样一双大蓝脚的却屈指可数,这种艳丽色泽来自于它们的食物——沙丁鱼,从沙丁鱼中获取的类胡萝卜素进入蓝脚鲣鸟的体内后,和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脚蹼独特的蔚蓝色。
而且蓝脚鲣鸟在自然界中是为数不多的一夫一妻制哦。
蓝脚鲣鸟看起来“傻芙芙的”,又一夫一妻制,
真的可以好好繁衍下去吗?
别看它们傻乎乎的没啥心眼儿,走起路来还洋相百出,其实蓝脚鲣鸟的捕鱼技术特别强,视觉厉害到能在离水面30米高(有时甚至米)的空中发现水下的食物。
一旦发现爱吃的鱼,就收拢双翅,头朝下,像一颗颗流星溅入湛蓝的大海,它们扎进水里的速度可达到97千米/小时。
入水时产生的巨大声响,能把水面以下1.5米处左右游动的鱼震晕,这时鲣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水里,用双翅和带有蹼的脚拨水,在水中快速游动觅食。鲣鸟一咬住鱼,便在水下把鱼吞入腹中,然后浮出水面。
为了抗击强大的冲击力,蓝脚鲣鸟的头变得非常坚硬,脖子也特别粗。当然每次入水都有生命危险,要是位置和角度不好就有可能折断脖子丧命。
一群蓝脚鲣鸟同时钻入水中捕猎
蓝脚鲣鸟经常会多只聚集在一起进行群体捕食活动,渔民都称它们为“导航鸟”。因为它们经常群体飞行追逐鱼群,渔民发现后就知道哪有鱼,会跟着它们追捕鱼群。
但即便它们是捕鱼高手,也会有生存危机......即使按照正常生理繁育节奏计算,蓝脚鲣鸟每年也只能养育1-2只幼鸟,这要比那些每年能够养育8-10只的欧洲知更鸟少得多。
伴随着群体整体成年年龄的增加,出生的幼鸟数量基本上呈直线下降的可怕趋势。
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整个蓝脚鲣鸟群体将会错过繁殖的最佳时期,很难甚至无法繁殖。
不光是繁殖量的减少威胁着这一物种的生存
作为其饵料的沙丁鱼的不足更加重了其生存危机
蓝脚鲣鸟不属于候鸟,它们一年四季只待在一个地方,而且对食物也很挑剔,只喜欢吃沙丁鱼、凤尾鱼,逼不得已时会吃鱿鱼、乌贼等。
-中午吃啥-吃啥吃,哪还有饭吃啊在过去的研究中曾明确发现,这种鸟的繁殖基本都是建立在沙丁鱼数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这样它们才会成功抚育出下一代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蓝脚鲣鸟繁殖活动已大幅减少,作为其食物的沙丁鱼数量也在逐年递减,这更是加剧了它们的生存危机。
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生活在太平洋西部的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蓝脚鲣鸟有2万只左右,然而最新研究发现现在它们的数量已经骤降到了只。
作为食物来源的鱼群数量不足对于海鸟们来说就意味着饥饿甚至是死亡。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保育科学家迪伊·柏斯玛(DeeBoersma)如此解释。
我只想做一个
安静的美男子
我的心愿是
每天能吃饱
推荐阅读:
海洋科普()
大型海生爬行动物-蛇颈龙
海洋科普()
维纳斯骨螺:人见人爱的“女神”级骨螺
海洋科普()
芬兰海滩出现万颗冰蛋
///////
海洋世界传播原文地址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jg/sdyjg/1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