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人数近1亿

我国六成“糖友”不知道自己患病

内容提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指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0%,患病人数已超过一个亿。”作为慢性病,糖尿病需要长期的疾病管理,因此,除医院的医生们,基层医生们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长期指导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

  作为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的“甜蜜”已不堪重负——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且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1/3,防控形势严峻。在“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潮流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满足广大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医疗需求,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成为了社会各界正在思考的问题。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第六届默沙东肠促胰素论坛”上,国内外内分泌权威专家齐聚一堂,针对破解中国糖尿病严峻形势的治疗方案、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精准本土化解决方案、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糖尿病的有效管理方式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碰撞与交融。其中,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席SamuelDagogo-Jack教授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西太平洋区候任主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分别于会后接受了访问。

  专家呼吁提高知晓率

  数据显示,年全球糖尿病成年患者达4.15亿,预计到年,人数将达6.42亿。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包括了中国、印度和美国。面对全球糖尿病的严峻现状,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席Dagogo-Jack教授表示:“我们有两点重要职责:第一,要识别和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人群。目前糖尿病患病率的迅猛增长主要与2型糖尿病有关,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是从正常糖耐量到糖尿病前期而后走向糖尿病的。如果说有1个糖尿病患者,那么在糖尿病前期应该有2-4人。第二,要诊断出已患糖尿病的人群,即降低未诊断率,同时要管理好糖尿病患者以减少后期并发症发展的风险,包括像截肢、心梗、视网膜、肾病和神经病变。”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指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0%,患病人数已超过一个亿。然而,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只有约40%。因此,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剩余60%的人的知晓率,只有早期治疗才会更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在已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当中,标准治疗里需用降血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但落实情况依旧不够理想。因此,临床医生要改变以血糖为中心的观念,要把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这个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最后,是关于并发症的筛查,只有部分住院的患者才有机会得到比较系统的并发症筛查,而在门诊,并发症的筛查率是非常低的。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人数近1亿

明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说,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而且还有庞大的Ⅱ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很大,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8斤以上的巨大胎儿者,或者出生体重低于5斤的人,均容易罹患糖尿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尿酸和高胰岛素血症这7项中有3项以上者,即使现在血糖不高,也很容易得糖尿病。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要开展孕期和分娩后体重管理和血糖筛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和技能,保证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运动,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开展中老年人健康体检,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和患者。实施高危人群干预,推动关口前移。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开展分层干预和管理。对超重、肥胖者以减重为目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瘦不是预防糖尿病的“保险箱”

  “胖子易得糖尿病”这是很多人眼中的常识,但如今体重指数(BMI)不算很高甚至正常的人群中,患上糖尿病或出现胰岛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的前期人群,也越来越多见。虽然胖子依然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瘦子也不代表就进了“保险箱”。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0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发现,1/4的瘦人因为“代谢性肥胖”而属于糖尿病前期。代谢性肥胖,也被俗称为“偷胖”,是发病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这些人身材苗条、体重正常,但体内脂肪超过健康标准,生活习惯也不健康。

  “瘦糖人”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人的确“不经胖”,在同样BMI指数下,欧美人群的脂肪更多积聚在皮下,而血糖情况仍可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中国人却是肚子上长肉,血糖也一路飙高。简单来说,大家一样“微胖”,外国人可能还挺好,中国人已经先患上糖尿病了。

  此外,许多“瘦糖人”受到遗传影响,胰岛功能可能更容易出现问题;另外一些女性在育龄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部分女性可能体重上没有突出改变,但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也增加了他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偷胖”的人群,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偷胖”可能是瘦人糖尿病的一大风险。这类人体内的脂肪会给身体(包括主要内脏器官)造成巨大压力,导致高胆固醇和血液循环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除了盲目减肥的人,新陈代谢快的人也可能是“偷胖”的瘦子。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瘦而无需   针对上述糖尿病的后备军,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避开软饮料。这有助于减少体内毒素。软饮料中的人工甜味剂会干扰人体代谢。一些零热量软饮料的危害堪比油炸食物,也应避免。

  2.多练举重。偷胖的人体内脂肪多而肌肉少,少跑步多举重(哑铃等)是增强肌肉质量、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简单方法。举重还可激活核心肌肉群,增强身体各器官功能。

  3.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三文鱼和沙丁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稳定胆固醇水平。

  4.多喝淡茶。喝茶有助于放松心情,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而压力正是导致身体偷胖的一大原因。

  5.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刺激皮质醇产生,改变新陈代谢,增加对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糖的渴望,导致腹部脂肪增多,肌肉组织减少。早睡早起,每晚保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

  最后,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如人知降糖胶囊等中药来改善体质、增强耐力,改善口渴易饥、多汗、多尿的症状,加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血糖可能会慢慢恢复正常,如果听之任之,那成为“瘦糖人”也许为期不远。

早期预防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

  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zl/4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