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候车亭之类的细节,也是城市管理不能不做的改进
那么,怎么让地面公交多点吸引力?路权优先!于是,交港管理部门力推公交专用道路,让平行公交线路享有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的优势2012年6月,延安路沿线127路公交车率先安装“公交电子警察”,抓拍社会车辆不当驶入公交车专用道违法行为,一个多月里就有25张违法告知单警告:不得擅用“公交专用道”
今年,申城公交专用道达300公里路权优先的地面公交,高峰状态,今非昔比,不但跑得利落了;而且,车厢里也比早些年不知道宽松多少倍,一种说法是,专用道上公交车的乘坐舒适度比“专车”还“专车”
(责任编辑:hn666)
2012年,曾有一次“公交出行方式选择意愿测试”——市交港局会同申通集团以6、8号线为试点开设平行直达公交沙丁鱼挂机网赚软件线路,缓解6、8号线部分区段客流拥堵结果表明,公交实在吸引力不足——平行直达公交开通第一天,早高峰8号线平行直达公交乘坐率平均仅为3人/班次交港局分析如此情形的主因是:地面道路资源紧缺,相对轨道交通,地面交通的准点率难掌控
然后,大客流疏散
故障的起因,是供电设备,自有技术专家来解决技术问题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几组数据,以及数据背后,申城公共交通规划为适应“安全需求”而可能呈现的趋势
与此相关的,是昨天的一场故障
目前,申城地铁日客流超过950万人次,周末超过1000万人次而在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521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774万人次,同比增加13%,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的51%,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28万人次;地面公交日沙丁鱼流量均客运量730万人次,同比下降2%,占全市公交客运量的48%;市内水上客运日均客运量17万人次,同比下降9%,占全市日均客运量的1%
问题是,智慧城市方便公交出行的信息手段,是否普及覆盖了所有市民?问问我们身边的人,普及率有20%吗?今天,这种普及,十分迫切
新民眼
这些数据,足见公交负荷之重,尤其是轨交,可谓“不堪重负”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宁可做“沙丁鱼”,也要乘坐“高峰轨交”?
如今,上海中心城区市民出行50%选公交,好事“十二五”规划里,市民公交出行预期是要达半数的
姚丽萍
既然有了“路权优先”,人们为啥还是青睐地铁呢?
孙绍波 画
昨天,轨交1号线因供电设备故障,早上7时50分,申通地铁(,股吧)发布消息,锦江乐园往徐家汇(,股吧)方向列车中断运营,预计影响时间45分钟以上,请乘客们及时沙丁鱼的做法大全调整出行路径,以免耽误行程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智慧城市,让每部手机都能即时播报公交等候时间;价廉物美的各类防晒防热新材料,让候车亭跟“金属”再见,不难
“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申城公交,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后,将呈现出怎样的新格局,值得期待
如今,公交尤其是轨交在高峰时段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潮汐式通勤”和“沙丁鱼罐头”,已是申城公交运行新常态
上周,市人大常委会对公交安全的专题询问中,已有人大代表指出,轨道交通、地面交通、市内水上客运这三种交通方式,并非此消彼长应对城市激增的人口压力,不同出行方式如何优化网络布局,分担轨交过重负荷,不止事关出行便捷,更事关城市安全来自市发改委和市规土局的雄鸡标番茄汁沙丁鱼应答是:申城公交的确是要统筹发展——以轨交为骨干,以地面为基础,以水上为补充目前,公交规划布局的确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轨交和地面公交的配套网络,还有待形成合力
可是,即便这么舒服,去年地面公交的日均客运量还是减少了2%,地铁却增加了13%
高温酷暑天,此情此景,该是何等窘迫,不必赘言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有应急预案,大客流终于安全疏散
此外,为轨交减负,价格杠杆也是备用措施如果地面公交相对轨交,价格更有吸引力;如果对开设的平行公交路线实施更合理的经营亏损补贴,充分调动公交企业的积极性,用服务品质提升地面公交的吸引力结果,会怎样?届时,面对优势“难分伯仲”的多种公交出行方式,铁了心要做“沙丁鱼”的,恐怕大沙丁鱼怎么做好吃不会是多数
试想,高温酷暑,早上上班,你却不知道出了家门到坐上公交车,候车是要花10分钟,还是15分钟;到了车站,铁皮候车亭下铁皮坐椅,仿佛铁板烧……这样,你还想坐公交车吗?
再看看申城公交日均运量,什么样?一边是地铁上涨13%;一边是地面公交下降2%一边是高峰时段,地铁车厢内拥挤如“沙丁鱼罐头”;一边是专用道上奔跑的公交车里,乘客稀疏,舒适度、性价比完胜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