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仅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数倍,还被一些商家在宣传中附加上各种神奇的功效,而成为食药市场中的“奢侈品”。买了送人似乎也显得更加“高大上”,但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
但问题是,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到底跟食品差在哪?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呢?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曾指出,有些保健品短暂的药效背后,可能会对健康造成长久危害,甚至导致死亡。例如在膳食补充剂产品中添加泻药以及伟哥等药品的有效成分。那些声称能增强男性性能力的保健品所包含的伟哥有效成分可能高出建议剂量的7倍,而有些类似物甚至尚未通过人体安全测试。
深海鱼油中的DHA、EPA含量确实相对较高,两者都属于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总胆固醇及“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买到的是正规产品,确实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降血压?不靠谱
美国国立卫生院植物萃取研究专家克雷格霍普表示:“除维生素和矿物质外,鱼油是最有科学证据支持食用的补充剂,但其调节血压的作用十分有限。”
曾有研究者总结31项国外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剂量鱼油虽能轻度降压,但如此大的剂量会刺激胃肠道。此外,个别高血压患者服用鱼油后有效,很可能是安慰剂作用。
防老年痴呆、明目?很难说
从理论上讲,鱼油中富含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视网膜的组成成分。确实有一定改善记忆、保护视网膜的作用。但目前关于鱼油能预防老年痴呆、明目的研究并不多,证据尚不充分。
打破鱼油“迷信”
国人对保健的热衷,也催生了对鱼油的“迷信”。专家认为,其中以下2点亟须打破。
1深海鱼油能治病
将鱼油“神化”成药品,是目前部分国人存在的最大误区。鱼油只是经研究证实具有辅助降脂效果的保健食品,无法充当药品。如果已患有较严重的高血脂症或其他疾病,就要遵医嘱吃药。
2鱼油比鱼更有营养
这是国人对鱼油的另一大“迷信”。鱼不仅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优质蛋白,比鱼油营养价值更高。一般来说,健康人每周吃3次鱼,就能基本保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保健品为什么这么火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慢性发病率的明显上升、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免疫功能的下降,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这些内外因素都使得保健食品市场的需求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违规企业巧妙地抓住了消费者对于保健常识的缺乏。
不科学的功效表述、夸大产品功效和适应范围、假借医疗科研院所名义或以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做功效证明进行虚假宣传等宣传方式五花八门,特别是针对壮阳、补肾等广告,在一些电台节目中甚至言语露骨,对于渐渐步入老年的人来讲,盲目相信权威等观念成为了“鸡蛋上的那条缝”。
从国家食药监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近几个月新审批通过的保健食品中,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产品依旧占了大头。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预防疾病”的概念在未来将会更广泛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健康保健和预防需求下,询问专业人员的意见,拒绝夸张广告,提高辨识度应是最重要的。
与其天天服用深海鱼油,有时还不如直接吃鱼来得“保健”。
以上以下内容来自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xx/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