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之后,別再粗茶淡饭最新研究结果,

来源丨脉脉养生(ID:mmaijiu)

长寿,人人都想。但寿命长短,差距很大。有的死于婴幼儿,有的能活过百岁。我们总想知道的是:怎样才能长寿?面相学认为耳垂长的能长寿,手相学认为生命线粗的能长寿,医院能长寿,中医认为,营卫气不散懂得保养的人能长寿……

总之,各家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大家都想长寿。今天我们着重来说说:50岁以后,如何长寿。

不想50岁后请看护,就请停止粗茶淡饭

首先要说一点的是,即便现在我们很人多都是不愁吃穿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坚持粗茶淡饭、不沾荤腥最养生,每餐一碗白饭配酱菜就轻松打发。

在过去,老年人不沾荤腥是一种教条,荤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诱发的罪魁祸首,而现在,越来越多高龄者被营养学家、中医师建议“要吃肉”。

为什么呢?

“老人健康的关键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饭不但没有帮助,反会增加老化速度”。

高寿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曾经也说过:“我的长寿秘诀:一、吃肉,二、不动,三、千万别听医生的。医生说的都对,但不适合我。”

▲周有光先生故照

根据日本厚生省(一个日本的政府部门名称)《健康营养调查》,年纪越大,营养不足,每五位80到84岁的老人就有一位被归类为“低营养族群”,85岁以上的人则有/3没有摄取足够营养。

我们讲,吃得越清淡,老化就越严重。

原因是,老年人胃口变小后,三餐要是粗茶淡饭,热量和营养素就会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营养不足使得因心肌梗塞、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变大,“若高营养族群的死亡风险是,低营养族群的风险就是2.5倍”。

为此,我们的邻国日本曾警示他们的民众:长期营养摄取不足,死亡风险可能倍增,认知机能也会下降。(低营养族群:BMI指数在20以下的状况越严重)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

▲BMI指数查询表

肉炖一小时,是营养宝库

日本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他们基本上每天都吃肉,而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他们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不是顿顿炒肉、炸肉,而是: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萝卜或海带,然后再炖小时才食用,他们把这种菜叫“营养宝库”。

这样子的做法,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

东京老年综合研究所副所长柴田博士说,肉食中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它们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由此可见,影响健康的原因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类的处理方式、食用量。绝对禁吃荤菜并不能保证健康长寿,相反,可能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而最终加快、导致死亡。

所以,每人都应安排合理科学的膳食,在荤食方面不应取偏颇态度,只有科学处理好荤素的关系,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延迟老化的吃饭方式很简单

延迟老化的饮食方式,专家提出下列饮食重点:

)每一餐都很重要,红肉白肉都要吃,都不多吃

银发族容易缺乏营养,少吃一餐就会让骨头、肌肉虚弱无力。每一餐都要吃,年纪越大,食量越少,更要重视营养是否充分摄取。

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内脏)时要掌握这样一条原则即少量、多样化。肉食多样化,可增添人的食欲。有人提出:“口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饮食,应以鱼、奶、蛋为主再辅以其他肉类食物、每天吃50克红肉为宜;

运动量大的老人,可多吃一些,达到每天75克左右。

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则应少吃红肉,一周可吃~2次,以每次不超过50克为宜。

鱼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种,其肉质细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同时鱼肉中脂肪含量低,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更为妥当,常吃鱼还有健脑作用。因此,肉类选择上,提倡多吃鱼。

2)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让肝脏稳定合成白蛋白,使合成代谢反应安定运作。

3)食物选择上,充分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并选取高抗氧化食物

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含人体必需胺基酸,建议摄取量比国际饮食参考摄取量再多一些。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老化速度。比如一些深海的鱼。

4)不要只挑软的食物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体的老化程度,为了维持咀嚼能力,建议选择适当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维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每半年到牙医报到一次,检查牙齿,洗牙保持口腔环境清洁,以维持咀嚼能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风险。

6)每周多外食几次

我们当然推荐大家在家里吃饭,但也不要认为外面的食物都是有毒的。

50岁以后,我们反倒建议各位国粉们积极创造想吃的欲望,就算一个人,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厅用餐,挑战味蕾,一周来一次,穿上最喜欢的衣服,带上自己的伙伴们,出门享受一次年轻!

7)多炖少炒,最理想烹饪方式

在蒸、炒、炖、煲等烹饪方式中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是炖和煲。所谓炖,就是不加油,直接把肉放入涡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煮。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大多衰退,而炖出的肉质鲜嫩柔软,更适宜老年人的饮食习慢。

采用炖食的方法,饱和脂肪酸可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则有所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营养更好。

8)生病时,要少吃肉

老年人之所以要吃肉,目的就是从肉食中吸收优质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却不利于急性高血压患者,优质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尿素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了肾脏的负担,所以肾炎患者忌食高蛋白食物。

如果老年人患有感冒的时候,则不宜吃鸡肉,否则会久治不愈。因为感冒后大多有发热、多痰或咳嗽等症状,而鸡肉可以加重这一症状。感冒患者更不宜吃热量较高的其他肉制品,如羊肉、狗肉等~

相关阅读:

50岁后应该吃的7类食物一定要提醒爸妈

来源丨健康时报

以下7种食物,可帮助步入50岁的你“人老心不老”:

一.富含纤维类食物——覆盆子

  

你可能已经知道:随着年龄增长,肠胃功能会下降,而足够的纤维可维持身体系统正常运转。皮克博士说,“纤维不仅可以帮助你的肠胃正常工作,还会减少肠胃炎和胆固醇的风险,同时向血液中缓慢释放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每天纤维的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

  

二.富含维生素B2类食物——玉米片

  

皮克博士指出,“上了年纪,胃酸会减少,这会导致日常饮食很难保证足够的维生素B2。(胃酸可以从食物中释放维生素B2,进而维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关键的新陈代谢过程。)据估计,0%-30%的50岁以上的成年人很难从食物中吸收B2,这包括经常服药的人群,因为药物会抑制胃酸。”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应摄入2.4微克(微克=毫克)维生素B2。

  

三.姜黄粉和桂皮

  

步入老年,味觉也会下降。皮克表示,“年老后,口水量会减少,因此味觉能力也会迟钝。推荐大家尝试一些香料,例如姜黄粉。经证实,姜黄粉可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患关节炎症的几率。”其他研究表明,姜黄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可防止老年痴呆和一些癌症。

  

另一种要推荐的香料是——桂皮。桂皮具有消炎抗菌的效果,还可控制血糖含量。研究还发现,桂皮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助于治疗2型糖尿病。

  

四.水,很多水!

味觉迟钝后,饥渴感也会下降,就是说,年老后会经常脱水。水的摄入对优化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十分重要。皮克博士强调,“女性每天需要9杯水,男性需要3杯。对于每天活动量大的人群或是住在热带气候地区的老年人,尤其需要补充更多水。”

  

五.富含钾类食物——香蕉

  

身体老化的另一个风险是患中风和心脏病的几率增加。对付办法是——多吃含钾类食物,例如香蕉和牛油果。

  

近期研究发现,摄入更多钾的50-70岁女性最不容易患中风。世界健康组织(WHO)也表示,钾在降低血压上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六.高钙质食物

  

皮克博士说,“大家都知道,钙的主要作用是强壮骨骼和牙齿,此外,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也离不开钙。”男女每日应摄入毫克钙,但有两类人群吸收钙比较困难:

  

第一类是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这种病在上了年纪后非常普遍;另一类是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的人群,维生素D对于钙的摄入十分关键(还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皮克说,“研究指出,随着身体老化,人体不会有效地吸收阳光和富含维生素D食物,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的维生素D含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

  

如何解决呢?皮克指出,“如果你是乳糖不耐症患者,多吃些绿叶植物,例如甘蓝,白菜等,或者也可试试三文鱼罐头、沙丁鱼罐头,还有豆腐。至于维生素D,可以先去测试一下自己的维生素D含量,正常人应该是在50-70nmol/L。如果你体内维生素D含量偏低,可以尝试每天晒5分钟太阳,或遵照医嘱服用保健品。

  

七.绿色多叶蔬菜——西兰花

  

上了年纪,眼病患者开始增多,保护眼睛成为老年人的首要任务。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都是保护视力的营养元素(还可防止肌肉退化)。多数年过50的人群都缺少这些营养元素。绿色多叶蔬菜的典型——西兰花,或者葡萄、橘子和蛋黄都是叶黄素的丰富来源。

猜你喜欢(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

远处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

注意: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这四样东西

千万当心:你的"感冒"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

看懂这20句漫画,胜读0年书

0个脚部变化竟是疾病征兆,对号入座看有没有你

人有贵气的八大特征

潇湘头条丨6月26日丨星期一

潇湘头条丨6月25日丨星期日

潇湘头条丨6月24日丨星期六

潇湘头条丨6月23日丨星期五

长按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jg/8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