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主动提醒食客自觉打包
佳节相聚共同践行“光盘”文明
市区一家餐馆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光盘行动”的海报。记者邢刚摄
市民就餐结束后,主动打包剩菜剩饭。记者邢刚摄
中秋佳节,吃团圆饭是最重要、最幸福的事。如今,随着文明就餐、拒绝浪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管是经营者还是顾客,“光盘行动”都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光盘”氛围浓餐馆提醒合理点餐
记者在中秋节假期走访看到,市区大部分饭店、餐馆都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了“文明餐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公益宣传海报,餐桌还摆放或粘贴了“吃多少点多少”“文明用餐”等提示语,“光盘行动”的宣传氛围非常浓厚。
20日晚,记者来到小南国文明路店。工作人员谢女士说,如今大部分顾客消费都趋于理性,很注重节俭和避免粮食浪费。
“我们店也一直坚持宣传、倡导‘光盘行动’,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儿童餐’、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消费者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阿甘酒家依仁路店的工作人员何女士说,服务员也会主动提醒顾客合理点餐,上级也经常来监督,看看是否执行到位。
21日下午4点多,椿记烧鹅建干路店的秦经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秦经理说,市民点菜时,饭店服务员会根据人数建议点几个菜合适,做到提前提醒,一楼大厅中间的电子屏也会轮番播放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的宣传图片和视频。
多家饭店餐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店里都会对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要求服务人员根据消费者实际人数及需要推荐菜肴,提醒合理点餐、按需点餐,防止过量点餐,鼓励餐后打包,主动引导广大消费者“吃多少点多少,不留剩饭剩菜”和“节俭光荣”。
椿记烧鹅秦经理说,店里现在餐桌菜盘里一般都只剩一点汤汤水水,服务人员收集餐具、清洁餐桌也轻松了很多。阿甘酒家何女士说,店里剩饭剩菜的情况相对于过去有明显下降,以前中秋节能收集两大桶,现在只有大半桶了。
市民主动光盘剩菜打包不浪费
饭店餐馆主动引导、提倡的同时,市民也在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20日晚,在红岭路百姓小厨就餐的王先生表示,现在外出聚餐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点单,中秋节一家人出来聚餐,点够就可以了,不会大点特点,而且吃不完肯定是要打包的。勤俭节约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剩菜打包回家很正常。不只是中秋节会“光盘”,自己每一次聚餐如果有剩菜,能打包的都会打包带走,不会为了面子而浪费粮食。
在小南国文明路店,记者采访了市民何女士。“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不只体现在外出聚餐,应该在每一餐都要践行。”何女士说,现在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这不代表能浪费了。她认为,在社会上营造杜绝浪费的风气,每个人都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只有亲身去做,让别人看到,这样的影响才会比较大。”
在阿甘酒家依仁路店结束用餐后,市民周先生把剩菜进行了打包。周先生说,当天他们两个人点了三个菜,没吃完的也打包回家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他们不仅仅在中秋团圆饭上参与“光盘行动”,平时生活中也一直都是“光盘族”,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榜样。
团圆饭不多做控制分量注重简单
市民王小姐参加工作两年,目前在市区一商业广场上班。中秋节期间她只有一天假期,那天,她买了新鲜食材,下午开始洗菜、切菜、炒菜,忙碌了两个多小时,做了粉蒸排骨、香菜炒牛肉、凉拌茄子、蒜蓉青菜、辣椒酿、冬瓜汤等菜肴,晚上和家人提前吃了简单又美味的中秋团圆饭。
“这几年,桂林对文明就餐的宣传力度很大,‘光盘行动’的海报随处可见。”王小姐说,自己工作后更知道了赚钱不易,所以平时很注意节俭。中秋团圆饭,她只做了家人喜爱吃的菜,买菜、做菜时也控制了分量,一顿吃完。“避免浪费,没有剩饭剩菜,饮食也健康。”
市民陈阿姨的儿子小潘在南宁工作,中秋假期难得回来,陈阿姨好好露了一手。经过3个小时精心烹制,把醋血鸭、苦瓜酿、芋头扣肉等几个桂林传统菜摆上了餐桌,一家人开心地吃了中秋团圆饭。
陈阿姨说,她之前不太在意,冰箱经常有剩饭剩菜,后来看新闻说常吃剩饭剩菜很不健康,加上这两年“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她现在做饭做菜会提前控制分量,争取一顿吃完不剩。”(来源:桂林晚报记者:邢刚实习生:邹紫薇陈姿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zf/sdyzf/1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