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这部电视剧,在我家装了摄像头

最近,一部国产都市剧,让不少人直呼“破防了”。

这部剧里,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虐恋情深,也不涉及杀身成仁的家国大义,它打动人心的,只不过是一个个令所有打工人感同身受的“人间真实”。

那些又狼狈又卑微的“北漂”生活片段,仿佛在我们身上装了摄像头。

一座巨大的城市,四个异乡漂泊的女性,无数个真实得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细节,共同构成了这部在豆瓣收获8.3高分的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

(本文尽量避免主要情节剧透,但仍有微量剧透预警!)

打工人糟心一天

从挤地铁开始,以和室友吵架结束

人间真实的打工人生活,从走进地铁站开始痛苦。

沙丁鱼罐头一般的地铁车厢,挤得整个人都要贴在门上。

想要在地铁上刷刷剧、看看书?更可能的现实是——手机在口袋里挤得掏都掏不出来。

而这,只不过是北京地铁上下班高峰时期最普通的场景了。在那些处于枢纽位置的“超级大站”,能挤上见到的第一班地铁,就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

而通勤的痛苦,不仅仅是拥挤。

搬家到郊区的乔夕辰(周雨彤饰),每天花2个小时通勤。

为了上班不迟到,早上的回笼觉是别想了,从地铁站到公司,百米冲刺成了必修项目。

忙碌一天下班了,又要着急忙慌地赶最后一班地铁,从此和同事的聚餐说了拜拜;

好不容易破费一下打个车,也舍不得斥几十元巨资打到家门口,能送到地铁站就是胜利;

从地铁站到家门口的路途,更是格外漫长,背后响起的脚步就令人心惊胆战……

不过让阿信印象深刻的,还是地铁里的那些小小的尴尬。

忙到只能在地铁里吃早餐的上班族(不文明行为,大家不要学习!),食物飘散出来的异味令人头疼,但是车厢里的其他人也只是默默忍耐。

想在地铁上眯一会儿,不小心把脸上的粉底蹭到了别人的黑衣服上,对方也只是摆了摆手说没事,两个人继续抓着栏杆打瞌睡。

打工人上下班的困倦和忙碌,只有打工人自己清楚,能体谅的都会相互体谅。

那么,住得离公司近点,极端通勤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很遗憾,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梦中情房”之所以在梦中,就是因为它很难变成事实。

剧中的乔夕辰之所以住到了郊区,就是因为租房中遇到的种种不顺心。

先是遭遇中介“暴雷”,被骗交了半年的房租,第二天就被房东赶出了房子。

好不容易找到合租,上班和同事钩心斗角,回家还要和室友扯皮一番:

公共区域的垃圾不收拾,偷用洗发水倒用得非常爽快,更过分的是,还带男朋友回家过夜,简直就是“奇葩舍友”吐槽话题的集大成者。

终于,选择了自己一个人整租,又要面临各种挑战:通勤远都是小事,女孩子孤身一人生活,人身安全才是大事。

鞋架上摆放的男鞋、收件人姓名里写的“某某先生”、门口贴上的假摄像头、包包里的防狼喷雾,甚至是窗帘上的男性身影……

一个人生活的安全感,好像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按时下班,究竟有多难?

通勤长、租房难,也抵不过工作上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

创业成功的女强人CEO纪南嘉(任素汐饰),在欠尾款的甲方面前,也只能放下身段卑微催债。?

乔夕辰的上司总监,羊水破了被送到救护车上,还想着处理工作。

?更不用提公司底层的小职员,早上到公司先冲一杯咖啡提神,来月经时顺手从抽屉里掏出一板止疼片,每晚都熬到上司下班才敢收拾东西回家……

每个人都这么拼命,因为——“如果不加班,可能连这个班都没了”。

乔夕辰的好姐妹胡晶晶(金靖饰),就是在自己生日的当天被辞退,原因只有一个——她是整个组里加班加得最少的一个。

没错,即使按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还有一套套PUA话术在等着你:

你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帮助其他人啊,年轻人不能太自私。我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公司那帮老人的活儿,包括打扫卫生,那都是我们干!有价值的员工,要么有人脉资源,要么天天加班态度好……

为了免付赔偿金,经理甚至要求胡晶晶主动提离职,否则就会在她离职证明上做文章,影响接下来找工作。

在竞争压力大、学历也正在贬值的大城市,在那些枉顾《劳动法》的公司里,“按时下班”仿佛都成了原罪。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

到底什么是工作的意义?

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我们难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把生活变成了受苦,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明明活得很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向往着大城市?

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在新书《工作的意义》中认为:

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

换句话说,社会越来越“内卷”,是因为我们对于财富分化的焦虑,正在日益严重。

可是,当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当日益繁重的工作损耗了我们的健康,这一切还值得吗?

年,中央电视台宣布,每年有50多万中国公民死于过度工作。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在哪里?

苏兹曼教授认为:实际上,在95%以上的智人历史中,工作都不曾是人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zf/sdyzf/15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