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药厂商认识鱼油及如何合理使用鱼油

鱼油是鱼体内的全部油类物质的统称,它包括体油、肝脏油和脑油。鱼油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脂、磷甘油醚、类脂、脂溶性维生素(VA和VD3)等,是鱼粉加工的副产品,是鱼及其废弃物经蒸煮、压榨和分离而得到的。一、鱼油和鱼粉的关联

由于鱼油是鱼粉副产品,所以判断鱼粉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鱼油的好坏,为了更能直接表达一下不同鱼油之间的质量差别,这里我们先顺带了解一下鱼粉的分类。

鱼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能被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等。

白鱼粉:一般由鳕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8%-70%,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甲鱼、鳗鱼等特种水产饲料,而而普通水产饲料及畜禽饲料用的多是红鱼粉。

红鱼粉:主要原料包括沙丁鱼、风尾鱼、青皮鱼以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红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2%以上,有的也可高达68%以上,但判断鱼粉质量的好坏不单单以蛋白质含量高低来判断。

进口鱼粉:因国外捕捞设备先进,远海捕捞,鱼的品种相对单一,又多为工船加工(一艘船即是一座工厂,即在捕捞船上加工,完成从捕捞到包装成鱼粉的过程),所以新鲜度高,一般质量较高;

国产鱼粉:因受制于捕捞设备等因素,多为近海捕捞,鱼的品种多样,且多为各种小杂鱼,并夹杂鱼虾加工后的下脚料等,均在岸上加工,一般蛋白质含量有的在50%左右,质量相对较次,又因适量加盐利于保存,所以含盐量较高应当注意。

二、鱼油的加工流程、分类和品质鉴别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聊聊鱼油,按照鱼油加工进程可以分为:

粗制鱼油:是鱼经过蒸煮、压榨、分离,直接收集到的油脂,一般含有碎肉、残渣、水等,此类鱼油具有品质最次,且不稳定,保质期短等缺点。

精制鱼油:将粗制鱼油经过过滤、提取,去除碎肉、残渣而得到品质较好油脂,此类鱼油颜色较深、味道较重,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可吸收和利用率较低,饲喂甲鱼等鱼体后,会导致肝胆和胃肠负担重),价格相对低廉,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鱼油等级以精制鱼油为主。

冬化鱼油:针对特种水产动物对于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需求,将精制鱼油经过冬化处理(低温2段处理:16-14℃及6-4℃),去除动物较难吸收的饱和脂肪酸,减轻甲鱼等肝胆和胃肠负担,国内只有极少数几家提供冬化等级的鱼油,星鲨鱼油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品质最稳定的冬化鱼油。

鱼油品质的鉴别:

一看等级:粗鱼油、精制鱼油、冬化鱼油。冬化鱼油为最高等级的鱼油;

二看物理指标,如表1:鱼油品质的感官鉴定指标

指标

冬化鱼油

粗鱼油、精制鱼油

颜色

浅黄色或橙红色,颜色浅

红棕色,颜色深

性状

澄清、透明

有浑浊或分层

气味

淡淡鱼腥香味

味浓,刺鼻,有酸败味(加热50℃更明显)

低温(5℃)

不结冻、不沉淀

结冻、絮状沉淀

三看原料产地:

从鱼捕捞上岸到加工成鱼油的时间长短.以及这一期间的保存方式直接影响鱼油原料的新鲜度,鱼油原料的新鲜度对鱼油质量影响很大。放置时间太长,放置方式不合理,鱼的新鲜度下降。一般鱼在捕捞后应立即加工,从而保证鱼油的新鲜度。岸上加工的新鲜度要比在船上加工差一些,而在船上加冰冷冻的鱼,新鲜度要比未加冰的鱼好。(目前国内较难做到直接在船上加工,所以国内鱼粉、鱼油一般较国外进口的差)

下面由图1、图2展示一下鱼油的生产过程:

图:1:鱼油(鱼粉)生产简图

图2:鱼油(鱼粉)生产各过程示意图

三、鱼油的3个功能特点

1、鱼油的能量含量高,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叫多糖)的两倍多,动物对其消化率利用率高,实践证明,在甲鱼饲料中添加鱼油,总利用率可高达90%以上。甲鱼吸收后,优先转化为能量供其活动消耗,节约了饲料中的可利用能,减少了作为能源消耗的部分蛋白质,达到了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能量、降低饲料成本、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目的。

以下是鱼油能量及饲料能量对比:

冬化鱼油能量:39.29千焦/克,蛋白质能量:23.4千焦/克,淀粉能量:17.47千焦/克。

甲鱼饲料(以蛋白质含量43%计)中蛋白质能量:23.4×43%=10.06

甲鱼饲料(以鱼油含量3%计)中鱼油能量:39.29×3%=1.17

甲鱼饲料中淀粉能量:因甲鱼体内没有淀粉酶,无法吸收淀粉,故淀粉中可利用的能量为0

结论:1斤鱼油相当于:39.29÷(10.06+1.17+0)=3.5斤饲料,即人们所常说的吃适量的鱼油可以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2、鱼油所含的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等重要器官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物质。

3、鱼油除了提供动物必需的n-3长链多聚不饱和脂酸外,还作为脂溶性维生素A、D和类胡萝卜素等的载体,促进维生素以及脂溶性的物质吸收利用。

四、鱼油使用注意事项:

“高氮低能”可概括为当前甲鱼饲料普遍存在的不良现状。当前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特别是畸形消费需求所导致的“高氮低能”饲料(即蛋白质含量过高、能量过低),使得甲鱼的活动能量、生长能量等需求的绝大部分都依赖饲料中的蛋白质,导致过多的氮源排到水体中去,以致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超标,水体恶化,从而影响生长,并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所以,为了改变或调整当前的饲料现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鱼油,提高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含量,以供活动所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饲料,使得饲料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用来提供生长所需,减少因活动消耗蛋白质所导致的氮源增多、水质恶化的效果。

鱼油作为一种能量物质,其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必须有两种物质的介入:一即肝脏所分泌的胆汁的乳化过程,二即需要体内脂肪酶的参与。基于鱼油消化和吸收的特殊性,在日常饲喂中,要从一下几点把握合理添加鱼油:

一是小甲鱼,特别是50克以内的稚甲,要尽量不加或少加鱼油(如若添加,应控制在1%以内),而是选择添加经过乳化的产品,如金鲨乳(主成分为精选的鱼油鱼肝油),添加量为1%,因为小甲鱼肝脏和胃肠道发育不全,鱼油的消化吸收会加重机体负担。

二是甲鱼得病的时候,特别是胃肠炎和肝脏病变的时候,要减少或暂停添加鱼油,该种情况也可选择添加1%的金鲨乳,金鲨乳经过纳米乳化技术,对受损的胃肠道、呼吸道等有修复作用,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是宁缺勿滥。假如选择使用鱼油,建议广大养殖朋友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等级高的鱼油。一般等级较低鱼油含有杂质较多,组胺含量较高,对甲鱼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这正如广大养殖朋友宁愿选择价格高的品牌饲料、而不选择价低质劣的饲料同样的道理。

四是水温高时多添加,水温低时少添加。甲鱼最佳生长温度是29-32℃,当水温在这个温度区间内,甲鱼体内的脂肪酶活性最强,甲鱼对鱼油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最强,需求最高,所以在这个温度区间鱼油的添加量可以适当加大,但建议以最高不超过8%为宜,以3-5%正常添加量,起始添加时要求逐渐加大,以便给予甲鱼肝胆和胃肠一个适应过程。相反,在水温低时,要求适当减少鱼油的添加量,最高添加量以不超过3%为宜(该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外塘甲鱼)。

五是在甲鱼出售前适当加大添加量。鱼油具有能量高、补充快,催肥快,使用后背甲光亮,分量重等特点,建议在出售前一个月内,加倍添加鱼油,但最高不超过8%,可以达到节省饲料成本、快速上市、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yz/9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