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拿铁音频节目
美食绚烂的饭桌
舌尖魅惑的丰盛
1袁世凯胃口好,很会吃,餐具都是大一号。早餐除了要吃鸡丝面,他还要吃一大盘白馒头,一大盘鸡蛋,咖啡或茶一杯,饼干数片。午餐和晚餐除了正餐外,外加4个鸡蛋。近60岁时他还能吃下整只鸡。和慈禧一样,袁世凯也爱吃清蒸鸭子,尤其是鸭皮,且吃相不改武人特色:大口嚼着,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这道菜的鸭子得专门饲养,喂的是鹿茸拌高粱。袁世凯爱乱补,人参不是煎汤服用,而是大把大把放嘴里嚼,每天还要喝两个奶妈挤出来的人奶,有时候吃得直流鼻血。特别说明:他的九房姨太太,都擅长做菜,不同菜系,口福满饱。2芋头对牙齿、胃均不好的蒋介石来说,几乎是种完美食材。为保证他的营养,侍卫们想尽花样创新芋头菜肴。除了鸡汁芋头外,蒋介石吃得最多的是芋头白菜和芋头芹菜。蒋介石吃肉很少,吃蛋算是解馋。早餐爱吃“黄埔蛋”(起源是他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可独享每天1个炒蛋的待遇)有趣的是,蒋介石吃饭,常备的菜是一碗鸡汤,一份盐笋,还有酱瓜、黄埔蛋。宋美龄是讲究西餐的,吃饭时,往往是蒋介石这边咸菜鸡汤,而宋美龄则是蔬菜沙拉,中西分明。两人有时候互相调侃。蒋介石说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么这么爱吃草呢。”宋美龄则回敬蒋:“你把咸笋,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酱,又有什么好吃呢?”3鲁迅每顿饭必喝酒,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且喝酒时烟不离手。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下酒菜是炒腰花、辣鱼粉皮、砂锅豆腐。鲁迅爱吃辣,最早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专程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了辣椒的梅干菜扣肉。这两个文学大腕都爱吃酱爆鸡丁,讲究的做法是要用猪油爆炒,要用黄酱而不是用甜面酱。每到发薪的日子,鲁迅会顺路到一家面包房买两款奶油蛋糕,1银元20个,算非常昂贵的食物了,主要用来孝敬母亲,他自己也吃几个。他最喜欢的糕点是蜜糖浆黏的满族点心萨其马。4张大千在敦煌时留下一份食单,写着这样几道菜:白煮大块羊肉、蜜汁火腿、榆钱炒蛋、嫩苜蓿炒鸡片、鲜蘑菇炖羊杂、鲍鱼炖鸡、沙丁鱼、鸡丝枣泥山药。难以想象,在敦煌这么贫瘠的地方他能创下这些美食,其中的一些食材是他带过去的罐头,另外一些新鲜的食材如蘑菇、苜蓿和榆钱、山药、鸡、羊则取自当地。能在沙漠里找出鲜蘑菇,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张大千还绘制了一张野蘑菇生长地点的秘密地图。晚年定居台北,张大千的牛肉面分两种,红烧,清炖,面条有宽有细,可供选择。他在汤里加了花雕酒,做红烧牛肉面时炒豆瓣酱很关键,用小火炖4个小时;清炖牛肉面则自始至终用中火,还要不断地撇油和浮沫,让汤清澈见底。结论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又怎么能学好艺术?回听往期节目查看历史消息每天首发平台拿铁声之优品花开正好拿铁味道夜空下的声音雕刻家听见拿铁磨牙时刻微博:拿铁磨牙时刻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