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自卫反击战的军粮保障

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打的时间比较短,但打的异常的艰辛与惨烈,那么,部队的伙食怎么样呢?

由于越南地处亚热带丛林,战士们不仅要面临越南游击队的威胁,还要面临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和随时可能断水断粮的威胁,大家都知道,越南军队的战术,与解放军极其相似。

主要原因则是越南独立战争期间,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北越政权与中国关系很好,中国政府为了提升越南军队作战水平,派出大量军事顾问前往越南境内训练军队。

甚至为了保障越南军队在训练过程中,不受美军打扰,中国方面还把云南砚山作为越军训练场所,在这里进行训练的越军部队多达十几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支部队就是师。

这些曾在中国受训过的部队,在越南独立战争期间,给予了美军重创,同时也吸收了美军作战经验,加上中国战法,在对越反击战打响前期,这些部队率先提出先打解放军后勤部队,一度成为我军眼中的一根刺,也让我军后期补齐也非常困难。

后来随着东西线先后大捷,越军各师团被解放军打的不得不化整为零打游击,我军后勤补齐才恢复正常。

至今很多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老兵,对当年吃的伙食并不满意。

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时候,压缩干粮被大量供应给了参战部队。当时上级制定了3-5天结束战役的乐观方案,因此战前单兵配发的压缩干粮共4.5斤,即三日份标准。一个步兵团另外携带的食物标准为两日份,和单兵量加一块共五日份,正好够打完战役。然而战争真的打起来后,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战前大多数人的想象,实际上整整打了28天,仅第一阶段就打了9昼夜。

一位参战老兵曾说:在出发之前,每人携带了三天军粮,一般以压缩干粮、饼干和各类罐头为主,至于新鲜的蔬菜、蛋类和水果,由于地形复杂和敌特袭击,平均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就很幸福了。

曾参加过反击战的战地记者李光荣回忆说:“那个时候真的很苦,不仅天气燥热,蚊虫多,没水喝,还要时刻面对敌特分子的袭击!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打赢了这场战争。

李光荣犹然记得,在前往前线采访的时候,恰好见到部队开饭,吃的无非是一些军粮,硬邦邦的,吃一口喝一口水,一块军粮饼干基本上能吃2天左右,李光荣走上前,采访一位新兵,问他吃的好不好,小战士哈哈大笑道:“你尝一尝!”

其实,年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多年来研制的野战食品已经全面上阵。只是花色品种相当单一,口味也不能多加恭维。但在那样一个全民物质短缺的年代,这些野战食品似乎是大众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即便是当年参战的很多军人,在此之前也从味品尝过。

唱主角的,当然是压缩干粮。这是年研制成功并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我军第一代野战食品的骨干品种。以精制小麦粉、精制植物油、白砂糖、全脂奶粉、口服葡萄糖、精盐等为主要原料,经滚轧、烘烤、粉碎、压块后再进行密封。每小包2块,用羊皮纸包装加食用胶水粘接而成,净重克,口味有葱油、芝麻、椰香等几种。压缩干粮的口感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奶香味十足,香甜可口;有人觉得干而无味,无法下咽。共同的感觉是:够硬,非常锻炼腮帮子。特别是贮存期较长后,咬起来是满口碎末。

压缩干粮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不易腐坏,能保证作战人员得到必要的热量补给。缺点是水分过低,食用时有难以下咽的感觉,如果再多喝点凉水,就很容易拉肚子。而且缺乏人体必要的维生素,长期食用会引发夜盲、口角炎等疾病。

不管怎么说,在我军后勤保障还很落后的当年,压缩干粮对部队的连续作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79对越作战期间,后方加班生产了数千吨压缩干粮并运上前线,有力保障了一线部队的给养需要。

90年代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后,两国重开边贸,压缩干粮又焕发了第二个春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越南人品尝过压缩干粮,对其口味非常赞赏,难以忘怀。于是窥到商机的人便蜂拥而来,与军队企业合作,大量批发压缩干粮并出口到越南市场。甚至后来中国军方又研制出90压缩干粮后,越南人却还是喜欢压缩干粮的口味,觉得它最地道,要吃就吃!

当年的副食就是罐头,有午餐肉罐头、红烧猪肉罐头、酸辣菜罐头、糖水菠萝罐头、糖水桔子罐头等品种。

上海梅林食品厂生产的午餐肉罐头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在年代时,那可是稀罕的美食,要靠关系才能弄得到。在对越作战之前,很多官兵也难得品尝到午餐肉。其实这东西原料也就是猪肉、淀粉、植物蛋白、盐、香辛料、亚硝酸纳等。因为口感鲜嫩,味道香醇,到现在也很受人欢迎。不过因为添加了亚硝酸纳等防腐剂,多食对人体有害。军用午餐肉罐头以马口铁包装,撕掉所有商标,也没有厂家印记,是最受官兵们喜欢的肉罐头。 

红烧猪肉罐头足有1公斤重,开盖后但见上面白花花的厚厚一层油,实在让人没了胃口。行军作战之初,为了减轻负重,官兵们首先扔掉的就是这种罐头。真要吃起来也不方便,先要用刀刮掉厚厚的冷油,再挑着吃,那个腻劲就别说了。要是就着压缩干粮吃,又腻又干,半天咽不下去,再喝点冷水,等着拉肚子吧。后来官兵们总结出了经验,先用火将红烧猪肉罐头加热一下,把油化开,味道就好多了。没有生火条件的就用泥沙或者腰带来回摩擦罐头铁皮至发热,使里面的冷油溶解,然后再吃。还有的将压缩干粮用水化开,煮成糊状,再就着红烧猪肉罐头吃。红烧猪肉罐头虽不受欢迎,但毕竟热量还是最高的,对补充体力很有帮助。

行军作战非常劳累,官兵们普遍精神紧张,胃口不佳,对油腻的肉罐头都不太感兴趣。酸辣菜则能缓解一下大家的情绪。酸辣菜是腌制的大杂烩,雪菜、萝卜、白菜、青豆什么的都有。口感比较柴,缺油少料的。不过还算有一些汁水,酸酸辣辣的,能起到开胃作用,配上压缩干粮能比较容易地送进肚去。

最受欢迎的便是水果罐头了。饥疲干渴之下,打开一筒糖水菠萝或糖水桔子,那清甜的汁水简直能流到人的心里去。不过吃水果罐头需要点技术,因为当时供应前线的水果罐头不是军品,还是宽口玻璃瓶装的,不容易开启。用匕首或刺刀撬封口盖的时候不小心就会将玻璃瓶打碎,水果还能吃到,甜美的汁水就浪费掉了。官兵们很快发明出了新吃法:先在瓶口开个小洞,用小竹子或茅草梗做吸管,把罐头水喝干,然后再打开铁盖吃里面的东西。多少年后,聊起当年的水果罐头,很多参战老兵依然是满怀深情。

79之战最初的一星期打得很艰苦,穿插部队很多都中断了给养。因为轻装前进而扔掉了许多罐头,只好一连多日凉水拌干粮。越南人还在井里和河里投毒,部队经常补充不上饮水,焦渴异常。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靳开来就是为了给部队砍点甘蔗来解渴才踩上了地雷,这正是真实历史的反映。随着战役的发展,我军控制了战场,打通了交通线,后方物资源源不断运上前线,这才保证了部队的后勤需要。异国作战,缴获很多,很多部队就地取食,吃到了不少新东西。如缴获的苏联产炼乳和牛油罐头、美国沙丁鱼罐头、苏联压缩米饭、木瓜炒狗肉、蛇肉等。

压缩干粮和罐头是我军79之战中的两大功臣。然而不能忘了,最艰苦的时候,官兵们连这些也吃不上了。东线师穿插班庄,西线师团穿插黄连山垭口,部队都断粮多日,靠吃野菜野果维持。还要沿路激战,很多牺牲的烈士嘴里含着青草而不瞑目,打出来的肠子中装满野菜野草,情景悲壮异常。

和平时代的人们啊,不要忘了他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uwuusa.com/sdyjg/9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